
资讯中心
公告信息
新闻报道
行业动态
他是明代名将,广为人知的却不是战功,而是酒香
继汉唐之后,明代是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黄金时代,期间人才辈出,涌现了不少耳熟能详的名将身影。
同为明代名将,相较于徐达、常遇春、戚继光等人物,王忠君的名字在当今很多人眼中都非常陌生。事实上,根据《仁怀移民考》、《王氏族谱》史料记载,王忠君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清里十八都王家庄,明代入四川,住成都府内江县龙桥里。嘉靖九年(1530年)时,因川黔边蛮夷叛乱,王忠君奉旨领兵征讨,因自身骁勇善战又极擅长用兵之道,王忠君大军所到之处,蛮兵多望风而逃,战事平定后,王忠君自此镇守地方,奉献自己的余生,守护了一方百姓的太平生活。
虽然只有两本书,几句话,但这并不影响其流传至今,为人称赞。因为对后人来说,这种爱民、果敢、坚韧的名将精神,不在书本的文字中流传,而在生动的酒香间蔓延……
爱民
在茅台镇杨柳湾一带,曾有一家大和酒坊,其最早历史可追溯到1803年。这家酒坊,就是由王忠君的后人一手建立起来的。咸丰年间,经历了太平天国军队与清军之间的战争,茅台镇几乎被烧成废墟,之后酒坊传人王久安将酒坊及田产典当于人,却被其兄王永安用千金赎回,辅佐王久安经营,酒坊自此逐渐恢复发展。兄弟二人都十分乐善好施,闲暇之余经常拿出家藏米谷来赈济当地的灾民,这段佳话,在《仁怀历代文钞》的《德培公墓志铭》中有详细记载。
果敢
到了1935年左右,正值红军四渡赤水河的关键时期。酒坊打算带头给红军献酒。“等红军走了,此举可能带来哪些后果?”这个问题的答案,酒坊里的众人心里都很清楚,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将仓库的畅销酒款分出大半,给将士作擦脚活血等用,更是拿出酒窖内最上乘的私藏作劳军之酒犒慰将士。
果不其然,红军走后,酒坊因为号召且带头给红军献酒,遭遇国民党反动派的多番诬陷和打压,酒坊部分窖池、陶坛,以及酒坊内部原有的标志性建筑物“铜麒麟”被彻底损毁,如今,人们只能通过家大业大酒瓶身的麒麟图案,遥想当年的那只麒麟有怎样的风采。
坚韧
在国民党反动派持续重击,酒款销量低迷,连年亏损后宣布休业闭厂,终止所有对外业务,伙计四散,所幸还有几人选择坚守,纵然没有盈利,仍在闭厂期间孜孜不倦地继续研磨酿酒秘方,迎来峰回路转之时,这才连接起了家大业大酒品牌两百余年未曾断绝的历史。
熬过了艰难岁月后,酒厂向新的目标发起了挑战。1990年,酒厂开始在业界率先研发新柔型酱酒(即现家大业大产品所用原酒的雏形),这是一次工艺、风味、口感等综合方面的全新升级,涉及到的生产流程环环相扣,推进起来并不容易。他们前后共试产了27批样品,这27批样品中,有几批其实已经有了明显的突破,但在最终评定时,还是达不到他们心里真正想要的标准,所以只能“返工”,继续打磨。直到1999年,新柔型酱酒经过九年的不懈努力后才终获成功,定型并正式投产。
“ 喝的是佳酿之味,品的是名将之风。”2021年,随着家大业大酒新包装产品首登市场,第一批消费者中有人给出了这样的评价。在一口家大业大酒中,不仅有高端酱酒才具备的纯正口感和香气,更有用两百余年历史铸就、传承的名将精神。而今虽处太平年代,但各种不见兵刃的战役,仍在谈判桌、名利场甚至自己的内心进行。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家大业大酒致敬每一个拼搏者!